飛機上,我們互相分享各自在寫作路上的經歷。
我說去旅行幾乎不帶電腦,只要有手機就夠了。排隊寫、等車寫、有靈感的時候隨時寫,手機書寫 很方便,寫了四本書,六部劇本,超過五十萬字。
十五歲開始打工,當過服務生,模特兒、配音員,跑過龍套,當過秘書,賣過珠寶。我一邊讀書一邊身兼數職,除了課外活動,下課後跟休假的唯一活動就是賺錢。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存錢,每次朋友揪我出去玩,我都說沒錢,被取笑守財奴,會賺錢卻不懂得好好對自己,浪費青春。
二十歲那年,我存了三十萬港幣,母親慫恿我買房子,但我很怕,怕從此成為樓奴,要一輩子為房子打工。想到這裡,我深切感受到當時的我並不想這樣子過一輩子,無法過別人為我決定好的人生。
母親覺得這筆錢用來投資房子也許還能賺錢,但我卻選擇分成兩半,一半給家用,一半充當備用資 金,全心投入自己的興趣。
她覺得我不理智,但還是默許了。
半年後房價大漲,本來計劃購買的社區一下子大幅升值了一百萬港幣。母親覺得可惜,在我耳邊唸了好久,我卻覺得或許我就是沒有投資房地產的命,腳踏實地慢慢累積財富才是我該走的路。假設 當時選擇買房,房貸的壓力就會逼迫我一直當個幫老闆賺錢的上班族,不會有勇氣發展自己的興 趣,比起以「有房」來當大家眼中的人生勝利組,還不如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,向著目標努力邁 進來得有滿足感。
那時候我寫了很多稿,但都沒有收入,苦撐了兩年,直到收到第一份書約,接到第一個廣告,第一 個雜誌約稿,第一部電影劇本。
一開始,父母不理解我,當時的男朋友不理解我,姐姐弟弟也不了解我,但我還是默默的寫,就算 被說徒勞無功、遊手好閒、廢青、不懂事,我還是繼續寫,沒有停下來。
後來受邀出席書展活動,我邀請父母同來,那日有很多記者媒體,還有藝人朋友幫忙站台,有排隊找簽名的讀者,然後母親對我說「我好像有點理解你的堅持。」我差點淚灑書展。
二十歲正式踏入寫作者這條路,距書展六年,終獲家人理解,那怕當時只有母親一人。就算如今有了自己的小房子,我也不會忘記書寫第一本書時,在漆黑的客廳,利用筆電螢幕透出來的微弱光 線,咪著眼睛敲打小說的時光和熱情。
有人說:「這成本也太高了吧,你這是為了寫作放棄一間房子耶!萬一最後沒有順利進入這個行業 呢?那不就很虧嗎?」
我沒有多加思考,立刻回他說:「有房子的人不一定快樂,但能夠順自己的心意做自己想做的事, 卻是件快樂且幸福的事情,而且我一直相信自己做得到。」也許就是這股自信,所以後來成為職業寫作者時,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,因為我就是一直往這個方向前進啊!
(全文共一千多字,原文來自 #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)
(因手腕受傷沒辦法長時間打字,於是分享了新書其中一篇文章)
(手現在還會痛,為了完成下期專欄,現試著每天寫一點,每天寫一點,盡量減少傷患的疼痛和發炎)
購書鏈結:https://reurl.cc/j7X6Kp
圖片提供:#書迷會成員Tony